首页 >聚焦 > > 正文

观天下!医疗健康行业周报|「铖联科技」获2.36亿元B轮融资;「默沙东」宣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

2023-04-22 11:13:36 来源:36氪

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和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并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这一栏目,接下来将定期发布,为读者提供资本、政策、财务、新产品等多角度的行业资讯。

4月21日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请查收。本次周报收录了本周医疗健康领域「36氪创投频道」报道的融资新闻。


(相关资料图)

投资融资

  • 「零一生命」完成亿元B1轮融资

    人体大数据驱动的微生态高通量筛选及应用转化平台公司深圳零一生命已完成亿元B1轮融资,由松禾资本、云时资本、Green Future、旦恩资本等联合投资,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零一生命CEO王晓凯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践行企业发展战略和探索多元化商业路径。零一生命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深圳,基于人体微生态大数据驱动和菌株高通量筛选发现能力,公司已打造了“三库三平台”,高通量筛选平台效率提升了千百倍,并转化开发微生物制药和大消费领域产品应用。

    36氪首发 | 基于人体微生态大数据切入新药研发和健康消费,「零一生命」完成亿元B1轮融资

    • 「核心医疗」获近2亿元C+轮融资

      “人工心脏”企业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心医疗”)再获近2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正心谷资本领投、景林投资跟投。这也是核心医疗继2022年12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仅三个多月后,再获资本加码。核心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同时布局植入式和介入式人工心脏产品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orheart 6,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且从研发到生产都是纯正“中国血统”。

      36氪首发 | 自主研发和生产“中国心”,人工心脏企业「核心医疗」获近2亿元C+轮融资

      • 「铖联科技」获2.36亿元B轮融资

        布局齿科数字化的铖联科技宣布已完成2.3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正健康领投,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和老股东真成投资跟投,泰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海内外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包括现有产品线纵深推进和升级迭代。此前,铖联科技先后完成山东引领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和真成投资独家投资的1.4亿元A+轮融资,加上此次B轮融资,公司累计融资额超4亿元。

        36氪首发 | 聚焦齿科3D打印,「铖联科技」获2.36亿元B轮融资

        • 「登特菲」完成亿元B轮融资

          口腔数字化开发平台「登特菲」近日完成由君联资本和鑫元成长基金联合投资的亿元B轮融资,本轮所获资金将用于扩充产线、增加产能,加大产品研发和服务拓展力度。登特菲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创始人黄开先在口腔医疗影像行业深耕多年。现阶段公司团队近300人,至2023年底预计将增长至500人左右。公司现有硬件、算法、软件、云计算、中央研究院以及高端医学装备六大研究中心,研发人员占据企业员工总数近三分之一。

          口腔数字化平台对标特斯拉,「登特菲」完成亿元B轮融资 | 36氪独家

          行业动态

          • 已推出掌上超声硬件产品,「医银」布局AI超声诊断云平台

            近日,36氪接触到的北京医银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银”),是一家“AI+超声”赛道上的企业。医银成立于2022年3月,创始人李明宙具有非常丰富的医疗器械销售背景,曾于2009年成立进口医疗器械中国区总代理公司并顺利拿下十余个进口品牌30多种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全权代理,取得过1-3类进口医疗器械NMPA注册证30多张,拥有多项专利。

            在创立医银之前,李明宙布局已完成一款超声硬件产品的开发—掌上无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产品已取得NMPA 2类产品注册证,在多地医院铺设了几十台样机,供临床使用……(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10年内植发人群将扩大4倍,“一人一案”能为行业带来新变化吗?

              毛发行业正积极求变。

              对比渗透率达到5%的医美其他子赛道,目前植发行业市场的渗透率仅有0.21 %,行业发展也面临了医生资源缺乏、模式同质化的困境。如何打破毛发医疗行业向上发展的瓶颈,成为行业各玩家的关切所在。为此,雍禾医疗昨日正式对外分享了行业升级发展的路径,从战略、医疗、服务、视觉和美学五个纬度出发,进行升级布局。

              战略层面即信息化战略;医疗则表示,雍禾的好医生将是具备精度、制度、密度、跨度、温度、深度的“六度好医生”;服务指向 “一体化诊疗”,要建设“可持续”的用户关系;视觉则是公司为医疗品牌设计了新的“视觉符号”,以寓意毛发像禾苗一样生长的“禾”诠释品牌理念;美学即“一人一案”,即在好医生的介入下,医学上得到专业医生的亲诊、个人精准医疗方案制定、专属全面的术后服务,帮助客户找到适合自己且兼具个性化的综合毛发方案。

              “10年内,植发人群将扩大4倍。”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与新加坡区域总裁曹虎博士表示。他指出,毛发医疗服务正走向个性化、多手段、综合性治疗模式,新型医疗技术在不断涌现,毛发医疗模式升级已经呼之欲出……(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以临床IRT为核心拓展产品,「杉互健康」打通临床数据及药物管理

                作为创新药开发的关键环节,临床试验在保障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以综合评价新药的临床效果。然而,在目前开展的临床试验中,数据管理复杂、试验设计缺乏公平性、执行效率低等问题屡见不鲜,成为诸多创新药公司的普遍痛点。

                2017年,专注于数字化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软件开发公司「杉互健康」商业化正式起步。6年以来,公司作为临研国产力量,以临床试验药物作为核心轴线,围绕线上临床需求和线下药物供给,率先开发出临床IRT(随机化与药物供应管理)系统IRTON(艾而通),并以之为核心,围绕药物供应,拓展了WMS(临床仓储物流管理系统)、DEPOT冷链仓储中心,围绕临床试验中的数字化管理拓展了EDC、eCOA系统,产品线贯穿GCP、GSP、GMP三大领域,以多维度解决临床试验痛点,提升新药研发效能……(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海外new things

                • 海外New Things | 利用干细胞为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生物智能公司「Cortical Labs」完成1000万美元融资

                  月19日,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香港Horizons Ventures领投,LifeX Ventures、Blackbird Ventures、In-Q-Tel和Radar Ventures参投。据悉,本轮资金将用于推进该公司生物计算机芯片商业化。

                  与OpenAI、微软和谷歌等公司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同,Cortical Labs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人类神经元,开发了一款名为“类器官智能”的AI。其原理是利用实验室培育的人类干细胞神经元形成“DishBrain”,再通过将其连接硅基硬件,集成到公司的专利生物智能操作系统(biOS)中。该系统可用于开发大量应用,推动个性化医疗与疾病检测的革命性发展……(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 | 针对外科医生的财富管理平台「Forme Financial」A轮融资1200万美元,发布正式版产品“Earned”

                    针对外科医生的财富管理平台「Forme Financial」近期宣布以“Earned”的新名字发布正式版产品。与此同时,该公司宣布完成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Hudson Structured Capital Management和Breyer Capital领投,Juxtapose跟投。

                    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初创公司提供了一个符合医生这个特殊职业的需求的、“全面的财富管理系统”。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Clendening介绍,考虑到医生通常会在职业生涯开始之间进行长达10年的培训,因此他们的职业生涯较短,在大学毕业时平均背负30万美元的债务。而当医生成为住院医师或加入研究项目之后,他们的收入会增加5到15倍……(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BioVentrix」完成4850万美元A轮融资,致力于心力衰竭治疗

                      「BioVentrix」于4月13日宣布已完成485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支持其心力衰竭的治疗。据悉,位于马萨诸塞州曼斯菲尔德的BioVentrix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主研微创疗法,用于治疗左心室扩张并逆转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的左心室重构过程。本次A轮融资,由Andrea Partners领投,其他投资者还包括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Taglich Brothers Inc.、Squarepoint Capital以及Richmond Brothers。此外,Andera的Raphael Wisniewski和Cormorant的Bihua Chen也加入了BioVentrix的董事会……(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 | 医疗技术初创「Oxos Medical」A轮融资2300万美元,推出便携式X射线设备

                        医疗技术初创「OXOS Medical」近期宣布完成2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arkway Venture Capital和Intel Capital。 本轮后,该公司累计融资总额将达到4500万美元。

                        作为本轮融资的一环,Parkway Venture Capital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Gregg Hill和Intel Capital投资总监Eric King将加入「OXOS Medical」的董事会。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Evan Ruff表示,新资金将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继续加强其技术优势……(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Neuromod Devices」完成3320万美元B2轮融资,通过神经调节技术治疗耳鸣

                          「Neuromod Devices」于4月13日宣布已完成3320万美元(3000万欧元)融资,用于支持其耳鸣治疗设备的研究。总部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Neuromod Devices公司开发了Lenire,这是一种缓解治疗耳鸣的神经调节装置。该系统于今年3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创新批准,目前已在欧洲各地上市。

                          Lenire将温和的电脉冲传导到舌头上,结合头戴式耳机发出的声音起到治疗作用。这一装置可在大脑中形成长期的或神经重塑性的改变来治疗耳鸣。听力学家或耳鼻喉科医生现已可以在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计划时使用该设备……(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 |「默沙东」宣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 ,交易预计于今年三季度完成

                            4月16日,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将以每股200美元的价格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公司」,收购总体股权估值约108亿美元,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据悉,本次收购能否顺利完成还取决于Prometheus Biosciences公司股东的态度。

                            作为世界著名跨国制药企业,2022年默沙东销售额高达592.83亿美元。据悉,此前默沙东被传将以400亿美元收购Seagen,但后者最终花落辉瑞。此次决定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显示出默沙东将并购重心放在拓展自身免疫病领域的布局规划。

                            Prometheus Biosciences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晚期研究的生物技术公司。2020年11月完成1.3亿美元的战略融资,由Eventide,Cowen Healthcare Investments,Irving Investors等多家公司领投。2021年Prometheus提交了1.25亿美元募股书,并于同年上市……(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最前线

                            • 村卫生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新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发布 | 最前线

                              近年来,随着“限抗令”的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已显著压缩,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减少不合理使用和遏制细菌耐药,各方仍在从机制、标准设置上强化努力。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了《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备配置 村卫生室》团体标准,并于2023年4月20日起开始实施。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细菌耐药描述为是一种慢性疫情大流行。当前,“研发新的高效抗生素,应对耐药、甚至耐多药细菌,已经越来越难。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克服细菌耐药、发挥疗效的重要措施。”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表示……(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编辑:顿雨婷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影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